close

左起《縫》原畫 藍聖傑、導演 張耀升/《關/愛》導演 施博瀚/《因為那些重要的事》導演 劉乃瑋  

時間:2015/07/02(四)21:40

地點:新光2

主持人:郭曉芬

出席:《縫》導演 張耀升、原畫 藍聖傑/《關/愛》導演 施博瀚/《因為那些重要的事》導演 劉乃瑋

文字:黃云柔/攝影:楊心妤

 IMG_8236    

主持人:三位導演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創作起源,也可以說一下為何會選這樣子的創作風格?

張耀升:這原本是我十二年前寫的短篇小說,得過時報文學獎,曾被改編成公共人生劇展《我的阿嬤是鬼》,但我覺得呈現出來與我想表達的東西差異蠻大的,所以在多年之後,我想用很特別的方式再現它。剛好也認識了原畫藍聖傑,我覺得他的風格蠻強烈的,有點像版畫,這樣的風格動畫在台灣很少見,也因此開啟了我們的合作關係,加上那時也申請到了輔導金。我本身是學電影不是學動畫,所以一開始做得很痛苦,克服許多困難才完成。

IMG_8251   

施博瀚:我也是原本學電影,會選擇用動畫來呈現,是因為這樣的故事其實離自己太近了,用真人呈現的話會覺得太赤裸針對,直到後來看到動畫實驗片才驚覺也許可以以這種方式呈現。因為我不會畫畫,大概是停留在竹竿人那樣子的程度,所以才選擇用逐格動畫的方式呈現。

 IMG_8243

劉乃瑋:這部片是在紐約念書時的畢業作品,本來不是要做動畫,是要做裝置藝術,但因為能力不足而中途放棄,最後決定用自己的故事,比較貼近也比較容易。之前在台灣是念平面設計後來學3D動畫,因為想要做一種較特別、與以往不同的方向,才選擇用動畫呈現,因為我本身也不太會畫畫,所以呈現的風格才會比較抽象。   

藍聖傑:我畫插畫畫了很多年,一直都是畫插畫,雖然我研究所念動畫,但後來開始做才發現衍生出的問題太多了,動畫是流動的,每一個畫面太滿的話就會沒有重點,因此有多次刪減。 

主持人:所以製作過程中有什麼瓶頸、衝突嗎?

張耀升:我會希望聖傑他不要讓畫面重點那麼多,但他可能就會覺得有一種沒有畫完的感覺,因為我本身學過電影,對分鏡的重點也不一樣,插畫喜歡用一些誇張、歪斜的鏡頭,對電影來說太多元的視角,會讓整個畫面不連貫,但他可能會把持己見,所以我們必須多做溝通。

 

觀眾Q&

 IMG_8060  IMG_8129    

Q:想請問張耀升導演,因為你本身也是編劇作者,在面對三代之間的情感根源與化解,可否說明一下這些陰影的源頭?順帶一提,我覺得這個題材與畫面契合的非常完美。

A:其實原著才四千字,能說的東西非常有限,在兒子跟媽媽為何有那麼強烈的心結就沒有加以著墨,但後來我的觀察是,往往不合的是家庭裡直接的上下兩代,但隔代間卻不容易有這種狀況發生,我也在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後來是從我媽身上觀察到的,她小時候對我跟我姐姐非常嚴厲,但她卻對我姐姐的小孩異常溫柔,每當我小孩說很愛外婆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嗯?怎麼會這樣?」所以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可供觀眾自己套用自身經驗進去。

主持人:創作的過程有沒有幫助你改善或反芻你們對父母間的感覺,比如更加深或是從中釋懷?

劉乃瑋:這個作品對我而言真的是蠻重要,把它做完以後算是有一種療癒的效用,它總結了我2030歲的人生之路,本來其實沒有打算要公開,因為真的太私人了,只想把它當一個自我的紀錄之作。

施博瀚:我不能確定是否有影響,多多少少有一點吧。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看過這部片之後,有注意到我的不滿,會比較收斂一些,但做父母的習慣總還是難以改善。

主持人:剛剛有聽說你的作品曾被其他人改編過,現在你自己重新處理它,在經過了十幾年的時光之後,回頭審視這部作品有衍伸出什麼新的東西嗎?

張耀升:以前我出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的時候,我沒有意識到讀者的存在,因為我是讀英文系的,所以是在一個比較純文學訓練下的成品,雖然當時賣的很好,但內容據當時讀者反應非常黑暗。我後來意外在博客來上看到一則評語,讀者他表示本身有憂鬱症,受《縫》這本書極度黑暗的特色吸引去讀,卻反而有一種療癒之感,因為他覺得人在深處、無法表露的痛苦,好似能夠被理解。當時創作並不想要迎合主流的期待,但現在製作時心態反而有些許變化,可能也是我變得比較和善一點了吧,所以這動畫比原作還要溫暖、易懂。原作當時描述人跟人的關係沒有和解的可能,但我現在覺得無論成敗,我們就是得試著去縫補人際之間的縫,這也是我在經過十年間體悟到的東西。

 IMG_8138  

主持人:經過這次的合作,看到成品之後,是否與想像有落差或是有其他想法嗎?

藍聖傑:我覺得成品很好,畫圖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圖畫只是供觀眾比較好帶入內容的引介。

 施博翰  

主持人:我對於逐格動畫的製作過程還蠻好奇的,有什麼可以分享的? 

施博瀚:我其實之前並沒有製作過逐格動畫,就是一個硬幹下去做,也會去YouTube上看大家的經驗分享,過程中也是拍一拍發現效果不好,不斷重來從錯中學,拍了大概一個月,雖然一個月好像很短,但其實把團隊關起來三十天,大家都蠻崩潰的。 

主持人:有一些好像是真的玩具,有一些不是真的?

施博瀚:對,大部分是買現成的工具來擺,剩下的就是請美術組用保麗龍板等搭建出來。 

主持人:我覺得最驚豔的是片中的媽媽,以俄羅斯娃娃來設計她的形象,當初是怎麼想出來的?

施博瀚:不知道,可能是在酒精的催化下慢慢衍伸出來的(觀眾笑),腦中突然蹦出來覺得蠻適合就用了。

 劉乃瑋  

主持人:老實說三部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最重要的事》,片中的口白你有曾想過讓別人來幫你唸嗎 

劉乃瑋:當初有想要找別人來幫我唸,但朋友們建議我既然是我的故事就自己來唸吧,我本身的發音蠻模糊的,在錄製方面就花了蠻多時間,一開始其實沒有中文字幕,是後來才加上去的。我聽了片中自己的聲音大概一千遍了吧,所以也已經不覺得是自己的聲音了。

 

觀眾Q&

IMG_8215   

Q:我也想請問一下,《關/愛》這部的製作過程真的非常有趣,想請問用樂高去製作這個手法也是喝酒時想到的嗎?

A:這個作品一開始其實是課堂作業,我當時是想說主角要能夠支解才能放進俄羅斯娃娃裡面,後來成品被老師建議應該還可以更靈活一點,才覺得樂高可以變來變去這一點好像不錯,而且更貼近角色的設定,才這麼做。

Q:才藝表演的部分,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共同經驗,想請問那也是喝酒的時候想到的嗎?(觀眾笑)

A:其實我當初不想要讓玩具講話,所以才想到在學校做才藝表演,藉由動作的呈現來表現出玩具間的差異,也算是喝酒時想到的吧!

Q:我想請問《關/愛》導演,最後的背景畫面為何這樣合成處理?

A:因為想偷懶(笑),一開始是想要讓畫面誇張一點,才發現做不太起來,後來另外有一個更瘋狂的想法,就是直接到草原上拍攝,但後來被攝影師說瘋了嗎,才變成現在這個版本,雖然有點不甚完美,但尚可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peiff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