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724  

 

時間:2015/07/02 19:00

地點:Syntrend Show

主持人:陳俊蓉

與談人:坎城影展電影部總監 克里斯蒂安楊 Christian Jeune

文字紀錄:齊姵雲/攝影:詹蕾

  IMG_1709  

主持人:今天很榮幸能邀請坎城影展電影部總監,克里斯蒂安楊來到台北。克里斯蒂安在坎城服務了三十年,1995年開始擔任影展部總監,至今也有20多年的時間了。他的工作主要是替坎城的正式競賽、一種注目以及短片單元選片,也常代表坎城到世界各地影展做宣傳的工作。他本身也是個重量級的字幕翻譯,至今已經翻譯將近上百部字幕。

在此稍微介紹一下他的工作,具體細節稍後再請他補充說明。身為坎城影展重要的幕後掌門人,克里斯蒂安每年必須看1800多部電影,也就是說他是個必須對九成的電影說NO的人,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必須扮演壞人的角色,才能讓大家看到好電影。身為選片,他必須了解各地風情、影壇潮流、安排放映權以及節目場次、記者會等等,是個非常繁忙的工作。

接下來克里斯蒂安想要跟大家簡單介紹坎城影展的歷史,我們歡迎他!

 

克里斯蒂安楊:很高興能來台北,和大家見面!首先我要介紹一下坎城影展的歷史。

第一屆的坎城影展始於1939年,當時是個政治的決定。當時的法國政府為了對抗墨索里尼在威尼斯舉辦的影展,於是法國教育部長Jean Zay提議舉辦坎城影展。就在第一屆坎城影展舉行前夕,很多參展團隊和影片都已經出發,準備要來坎城,特別是美國的團隊都已經搭船準備來法,但就在同年九月一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因此第一屆坎城影展被迫取消。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第一屆坎城影展除了無法如期舉辦,當時選的電影也因此無法播放。因此在2002年,我們邀請全世界的團隊,重新播放第一屆的選片,向當時的影人致敬。

直到二戰結束,1946年坎城影展才重新開辦。在那之後,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但在1951年以後,每年都如期舉辦。除了1968年時,法國各地有許多罷工和罷課的行動,包括楚浮、高達在內的評審決定停辦。

一開始,坎城、威尼斯及柏林三大影展的舉辦模式,都不是由影展方選片,而是參展國家各自選擇代表該國參賽的影片。直到1972年開始,三大影展決定由影展組織選片委員會,獨立於各國政府之外進行選片。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雖然因此而跟各國政府有些衝突及矛盾,但也使得影展變得更加獨立。

1962年開始,坎城影展舉辦了「影評人週」這個平行單元,通常為期七天。1968年暫停一屆,1969年舉辦導演雙週,這個平行單元對於正式單元有很大的衝擊和影響。

  IMG_1682

Gilles Jacob由1977年開始擔任坎城影展的選片總監,在他任內創立了許多獎項,包括一種注目單元,以及金攝影機(La Caméra d'or)獎項,這是頒發給表現最佳的導演首部作品。

在1952年以前坎城最大獎是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1952年開始頒發金棕櫚獎(La Palme d’or),從此以後金棕櫚就成了坎城影展的標誌,跟柏林的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相對。

坎城影展是個年度盛會,吸引各國媒體競相報導,每年坎城影展時期,總共會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00個國家的5000多名記者,唯一超越這項紀錄的場合是美俄高峰會。

坎城除了長片之外,也有短片競賽片,短片特別之處在不接受超過15分鐘的影片參賽。在2001年新任總監上任之後,坎城影展開始播放非競賽的經典電影,而且從此之後變得越來越重要,儼然成為另一個單元。這個單元的特殊之處在於,其播放的影片幾乎都經過修復,讓世人能看見不一樣畫質的經典電影,因此廣受歡迎,自從創辦之後場場爆滿。今年經典華語武俠電影《俠女》也在坎城的經典單元放映。

以上就是大致上坎城影展的歷史和架構。

 

主持人:謝謝總監幫我們大家上了一課!接下來想請您分享一下坎城影展的選片型態,以及您的工作內容。

克里斯蒂安:坎城影展在每年五月中舉辦,所以影展工作大概從前一年的十二月開始,通常我們九月就開始選片了。現在因為是數位的時代,影片量暴增,每年有超過1000部的長片參與角逐,大部份都會在二到四月送來參賽,所以可以想像,這段時間內的工作量非常的大。

威尼斯影展和柏林影展的工作狀況應該也差不多,因為每年的長片產出數量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但在我們的短片競賽部份就比較瘋狂了。以今年為例,今年我們就收到了4200多部短片,最後選出九部短片參加競賽。在大量的影片中選出九部入選片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這也是坎城影展最美妙的地方。因為從這中間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地方的電影,也可以預見這九位入選的導演未來將會因此受到各界注目。

坎城影展的選片過程是這樣子的。我們會組成選片委員會,國際片的選片委員會有三位成員,加上總監以及我本人,法國片則由另外三個人組成委員會。短片則是有一個九人委員會,這個短片委員會先挑選出40部片,再由其他人挑出九部競賽片。最後會選出來20部競賽長片,一種注目單元20部,觀摩片10部,短片9-10部,導演雙週20部,影評人週7部,再加上額外的一兩部電影。

我的工作內容大都由到處旅行開始,主要目的是拜訪各地的電影圈,了解各地拍片環境和方法,也認識各地新秀。這個參訪的重點是讓大家知道,雖然我們是重要的影展,但我們的競賽是歡迎世界各國的導演參賽的。當然每年都會有重量級導演參加,但每年也都會看到值得鼓勵的新秀崛起。因此到各國宣傳坎城影展,讓大家不要害怕,盡量投稿給我們,才是我們參訪的目的。

舉例來說,今年參賽的匈牙利導演拉茲洛尼梅斯(Laszlo Nemes)在此之前只拍過兩部短片,他這次的作品是拍攝二戰集中營的故事,題材敏感,因此在資金籌措階段非常困難,但他的作品還是入圍競賽片,並在最後獲得僅次於金棕櫚獎的評審團大獎。這位匈牙利導演很特別,他一開始就宣告,他的第一部長片要用35釐米膠捲拍攝和播放。大家一開始都不相信他,但後來他真的做到了。

每個影展的總監都非常迫切地想要找到人才、新秀,儘管評審、委員會或甚至是我可能到最後都沒有辦法看完坎城影展播放的每一部片,但是我們盡量保證大家都有參賽機會。我可以保證的是,只要來投,你的作品一定會有人看過。

再舉個例子。在1986年,那時大家用的還是35釐米的膠卷。當年我們已經舉行過入選記者會了,選片已經大致結束之後,有位義大利導演在記者會結束後十天才來苦苦哀求,希望能參加影展。那時我說:「好吧,我不保證一定會入選,但你還是可以寄給我們,我可以保證會有選片委員看過你的電影。」當然,他的電影送來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很無奈,我們還是看了。那是他拍的第一部長片,最後也入圍了競賽片。但大家不要學他遲交!從那之後他每次參賽都在截止期限之後才送來,我也每次都提醒他下次要準時交,但他從來都不聽!

IMG_1677

大約在2000年前後,自從國際片商和行銷公司出現之後,安排電影放映時間的潮流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在2000年以前,都是導演、製片人自己寄送片子給坎城,但在2000年之後,數位化時代來臨,開始有國際片商代理影片,幫忙行銷、媒體採訪、送片。對坎城影展來說,最大的差別是,以前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電影可以越晚播越好,因為大家都覺得壓箱寶會在最後出現,所以越晚播越容易被評審注意而得獎。在片商出現之後,為了方便後續安排行銷工作,大家開始拜託我們安排提早放映,這樣子會更有時間進行交易。

大家可能會以為在13天內播20部電影,好像很簡單嘛!實際上一點都不簡單。安排播映時間有一些基本上考量,首先我們會參考片中演員的行程,配合他們可以來的時間播映,還有就是同一天不可以安排同一個國家的電影接連播放。再安排放映時間過程當中,我們也常常接到各種來自導演或片商的奇怪要求,希望可以把自己的電影安排在某些特定的時段以獲得評審青睞。但事實上,過去的得獎片有在下午播、在晚上播,有第一天播,也有最後一天播的,電影會不會得獎,跟在什麼時段放映一點關係都沒有。

主持人:為了讓大家跟深刻了解坎城影展每年面臨的挑戰有多大,我想請克里斯蒂安分享一下當年王家衛導演的《2046》在坎城播放的趣事。

克里斯蒂安:事情是這樣子的,那時候《2046》已經入選了,我們在等對方將片子送來會場。那大概是坎城歷史上第一次取消早上的媒體放映場,因為剪接不及,影片還沒送到。王家衛的這部片總共有11卷膠卷,每卷通常是18-20分鐘,所以全片長大概是兩個小時。

於是媒體放映就改到當天晚上七點。但是因為膠卷是分開運送的,所以已經開始在播第一卷的時候,膠卷還在飛機上,還沒抵達坎城。所以我派人去機場等,還找了三位警員跟著,大家都很緊張,每個人都在發抖。而且因為當時正逢交通尖峰時刻,我還特別打電話給警長,請他派警車開道。飛機降落之後我接到警長的電話,他說路上車子太多了,恐怕會來不及。我跟他說:「不要開車了!請你趕快用摩托車送來,騎車上人行道也沒關係,不要出人命就好了!」

那時我們已經在放映室外排好桌子,工作人員也已經戴好白手套準備處理膠卷。等到警長跟著工作人員趕到的時候,放映室已經在播倒數第二卷了!大家趕緊處理好膠卷接上去。

等到我們終於處理好剩下的膠卷要接上去的時候,上一卷已經播完了。所以兩卷膠卷之間出現了一分鐘的空白,而座位上的記者們也開始騷動,我也開始想說「死定了死定了」,等到螢幕上終於出現畫面的時候,包括王家衛在內,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全片播放完畢之後,有的記者說這只是宣傳手法啦,是你們故意要搞噱頭啦,怎麼可能沒有膠卷呢。我想就隨便他們說吧。(觀眾大笑)

主持人:想請問克里斯蒂安,選片、排片有什麼參考標準?

克里斯蒂安:如果拍好電影有公式的話,那就每個人都能得獎了!當然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客觀條件,比如說要有好劇本。但電影就跟任何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所有元素湊在一起才能判斷好壞,好電影就是好電影。但除了我們每年都會盡量選三部法國片之外(就跟柏林影展會選三部德國片一樣,不這樣做我們會被法國人追殺),我們沒有特別的標準,不會特別偏好哪種類型或哪個國家。可能某一年美國片比較多,下一年亞洲片就比較多。也有可能今年入選的電影,明年就會因為競爭對手不同而無法入選。重點是所選的電影必須能代表當下世界影壇的趨勢和狀況。

主持人:聽了這麼多坎城影展的架構、運作和工作內容,相信大家心中應該也有不少的疑問,那麼接下來開放觀眾提問。

 

n   觀眾Q&A

Q:今年有多少台灣電影報名坎城影展?

A:今年坎城影展總共有1000部劇情片,其中有10部是來自台灣的影片。

Q:為什麼今年《聶隱娘》安排在20號播映?過程中有沒有發生像《2046》一樣有趣的事情?

A:《聶隱娘》入選的時候還沒有後製完成。送來坎城之後還要加上法文和英文字幕,時間比較來不及,所以安排在影展後半段播映。這樣的安排沒有特別的意思,單純是技術上的問題。

Q:想請問您是否參與過選擇競賽片評審的過程?請問坎城遴選評審的標準為何?

A:選擇評審的重點是均衡,我們盡量讓評審團中有演員、導演,有時候也有技術人員、影評人和音樂家。除此之外,世界各地的均衡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盡量讓評審團中包含世界三大製片國:美國、法國、印度,以及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影人。也因為這樣我們每年的評審團都會有至少一位美國人,今年是比較特殊,有三個美國人,但那是因為其中兩個是兄弟,不能拆開。

事實上找評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會想盡量找有名的、有影響力的重要人士來擔任評審,但坎城影展舉辦的時間常常跟大家拍片時間撞期,因為五、六月時白天時間較長,比較適合拍片,有70~80%的電影是在這段時間拍攝,所以這段時間大家都很忙。尤其是坎城影展為期14天,是很長一段時間。另外,我們也會把走紅毯時的曝光列入考量。

Q:您說在選片的時候您去過很多地方。請問您是第幾次來台灣?對台北的印象是什麼?

A:這是我第五次來台灣!最近一次是兩年前,下半年我還會再來一次。事實上,我們在各地參訪的時候並不會去選片,也不是每年都會到每個國家去,因為我們有預選機制。重點是來了解台灣的拍片環境,以及歡迎大家參加坎城影展。我也蠻常來亞洲地區的,所以我想我還是有機會再來台灣的。

IMG_1703

Q:世界上很多導演從沒沒無聞到成名,拍的電影都跟坎城有關係,請問坎城是否有在刻意培養什麼風格,或是特定的導演?

A:的確,在影展得獎對導演和電影都是很大的肯定,也能讓導演之後比較順遂,比較能獲得媒體關注。但是我認為坎城影展對新導演來說是有點殘酷的,因為一旦你沒有獲得肯定,表現不好,可能就很難再拍第二部。

坎城影展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坎城是不售票的,只開放給評審和電影界的專業人士參加,他們的觀點和一般大眾比較不同。所以我認為不見得要以坎城影展為目標,因為你的電影可能會在其他的影展受到觀眾的喜愛及關注。

Q:影展期間影評的喜好常常跟評審團的選擇有所不同,請問你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以及,影評所帶動的風潮會否影響下一屆選片?

A: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選片人、影評和評審團都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是選片,而批評就是影評人的工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因為你也知道,我們是法國人嘛,法國人就是很會爭論和抱怨。(觀眾笑)我覺得這樣的關係是很健康的,因為要是大家的意見都一樣,那這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無聊了。

Q:李安在威尼斯和柏林影展都得過獎,為何在坎城卻空手而回?

A:喔!我們在選的時候有選他的電影,我們很喜歡。但最後決定會不會得獎的人是評審團,所以這個問題不要問我,要去問那一年的評審啦。

Q:我想更瞭解選片委員會和選片機制,選片時間有多長?選片委員會是每年固定還是會變動?

A:預選的時間通常是前一年的11月到4月。雖然我們在預選的時候時常心裡有個底,什麼樣的片會被選中,但我也常常誠實告訴導演:「雖然我覺得最後可能不會入圍,但還是歡迎你投給我們,起碼把影片寄來了,一定會有我以外的人再看過。」而且因為有委員會的關係,選片結果也不會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說不定還是有機會。

至於選片小組的成員目前一直都是一樣的,人不多。因為假如是20個人的團體的話,每個人互相妥協,最後得出結果可能就會很無趣。維持同樣的成員,小組成員間又很熟悉、尊敬彼此的意見,才能選出好片。但是我要特別註明的事,我們在選片的時候不是在選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電影,而是認真地思考這部電影是否適合我們的各個單元。我們也會有冒險的時候,選一些特別的電影,因為不冒風險就無法創新。當然我們也必須為自己冒的風險負責,像是葛斯范桑的電影《青木原樹海》就被批得很慘。

當然,選片過程不是一門科學,也不該是科學,而是我們在看過之後選出我們希望讓世界看到的電影。

主持人:補充一下,雖然說放映時間跟得獎與否沒有絕對關係,但實際上也很難說放映時間跟所造成的評價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像是葛斯范桑這次的電影要是排在其他天,而不是排得這麼前面的話,很可能媒體就不會預期它是大爛片,風向可能會改變也說不定。

IMG_1726  

Q:這幾年有時候坎城的入圍記者會會只宣布一部分的名單,為什麼會這樣子?

A:這跟數位時代有關,因為用數位攝影讓大家很晚才送片,有的導演甚至三月才在拍片!因為在35釐米膠卷時代,導演必須事前做好萬全準備,但現在比較不用,所以我們常會在最後幾天收到大量的電影。慢一點公開完整的入圍名單,是為了讓我們不要這麼有壓力,有較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看電影,做出比較好的決定。

Q:剛剛有說到您會到各地認識導演和當地拍攝狀況。那假如有非當地人拍攝第三世界的電影,假設當地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電影,會不會影響您的選片標準?您會鼓勵還是避免這樣的狀況?

A:所謂的預選不是在當地就選了,而是到各國推廣坎城影展。真正的選片工作是,各個導演把自己的作品送來巴黎之後,再由委員會一起選片,這樣的做法會比較客觀,讓影片為自己發聲。

Q:今年的榮譽金棕櫚獎頒發給安妮華達,為什麼選在今年頒這個獎給她?是想讓鼓勵大家可以再繼續走這個風格嗎?

A:這個獎項通常是頒給某些因緣際會無法在坎城得獎,但在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導演,比如說柏納多貝托魯奇和柯林伊斯威特。這是一種向她致敬的方式,而她今年的得獎致詞也非常的感人。

克里斯蒂安:很高興今天晚上可以看到這麼多人來參加這個座談。我想在這裡鼓勵大家拍出好作品,參加各式影展和競賽,不要害怕。這是各位和世界接觸的機會。我希望下次再來台灣的時候能和已經拍出作品的各位見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peiff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