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7/09(四)20:10
地點:華山1廳
主持人:區秀貽
出席:導演 卡文
文字:黃云柔/攝影:楊心妤
導演:希望你們喜歡。這部片是我很久以前製作的片,也是與菲律賓著名導演利諾布洛卡一起合作的電影。
主持人:那我稍微補充一下,這部是卡文在2008年拍的電影,其中與菲律賓馬可仕戒嚴時期重要導演利諾布洛卡擁有隔空精神性的對話,其中的男主角就有點是利諾布洛卡御用的演員,在利諾布洛卡的電影裡面出現過非常多次。
主持人:我想大家對卡文應該是非常陌生的,這次是他的片子第一次在台灣放映,也是他第一次來台灣,他其實很有趣,你如果去GOOGLE他名子的話會搜尋到他的網站,裡頭會出現「這不是卡文的網站」這句話,同時也會出現在他官方發出的預告片裡,既感覺好玩又有挑戰性。除了電影導演,他既是音樂創作者也是詩人,並且他非常多產,他的網站裡隨時都會更新他的作品數量,直到昨天,我去看統計數字已經是159部電影。
主持人:我想先問的是,今天《毒牙下的馬尼拉》其實非常有趣,對我而言有點像是以馬尼拉這座城市為核心的招魂之路?我說的招魂,其實包括很多面向,包括他的主要演員Bembol Roco,同時也扮演著過去所演過的相同名子的角色。我好奇的是為什麼要和利諾布洛卡對話,甚至是到片名、內容的對照呼應,選擇擷取利諾布洛卡這四部電影的片段,那基立的理由是什麼?
導演:其實我從小就看這位經典導演的電影,他拍了69部片,其中我非常喜歡《黑暗魔爪》,因緣際會之下,我的朋友剛好是他的姪子,我同時也想說一天能夠拍出什麼樣的片子,因此有了這樣合作的機會。會選那四部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那些片子很經典,並且片中的男主角也有參演,這樣連接的順暢度會比較足夠。
主持人:我發現卡文的電影其聲音的配置非常有趣,有點像是充斥著看的見的影像接合看不見出處的聲音,我想請問畫面與聲音間的處置,是怎麼去想的?
導演:其實聲音與影像的設計,大部分是後期與剪接師討論的結果,因為我不想按照利諾布洛卡原本影片的設定,我想要賦予其更多新的意義,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其實利諾布洛卡是傳統敘事派的導演,即使看不見聲音的出處,你也能透過畫面中豐富的元素意會電影的故事脈絡。
■ 觀眾Q&A
Q:我想請問導演,這主角的種種惡行最後感覺好像是歸咎在城市與環境,不曉得導演是否也認為人性的善惡是因為周遭所趨?
A:對,我某種程度上承認這種看法,我覺得人就像海綿一樣,會吸收環境的各種元素,有的比較激進一點的人就會試圖改變環境,但有的人可能就像主角一樣,有個性上的缺陷,被環境所打敗,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Q:想請問導演天主教對於你在片中的敘述是否有其重要性?
A:一方面其實不太重要,我其實蠻想避開它的,但是在菲律賓,天主教其實已經深深影響著這裡,我本身也是念天主教的學校,在天主教的環境裡成長。基本上我並沒有每個禮拜做彌撒,而就整個菲律賓文化而言,在西班牙殖民時期時,宗教用來壓迫人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
Q:我今天下午看《黑暗魔爪》,片頭就是台灣人非常耳熟能詳的高山青,還講述到工頭剝削勞工那種台灣的JOKE,中間女主角被軟禁的那個空間,也可以看出東南亞華人的經濟掌權地位,所以我想要訪問《黑暗魔爪》的時空環境下,華人是否就是象徵剝削的主體?另一個問題是,今天這部電影同樣延續《黑暗魔爪》追尋同一個女生,但在前者她被塑化成一種仙女般的角色,但《毒牙下的馬尼拉》到最後活生生地剝現出女主角真實的面貌,與《黑暗魔爪》的呈現方式並不同,想請問導演關於這樣歧異作法的想法?
A:我已經很久沒看《黑暗魔爪》這部片了,它以台灣人為符碼去呈現勞工剝削的情形,其實現實中並不只限於台灣人,而這樣的情況到現在都還是有。它只是一部呈現不同觀點的電影,會有雷同也是在對它致敬,在《毒牙下的馬尼拉》中主角第一個殺的人,其實就是《黑暗魔爪》中那個華人的化身。我也不能否認在菲律賓還是有很多種族歧視的問題,但這情形其實非常荒謬,因為有很多菲律賓人都是華裔的。我確實在片子裡選擇對女主角有不同的詮釋,她的名子代表著「快樂與天堂」,她在這部片其實對於男主角是一生的夢魘,因為不管他在裡面如何追尋與挽回,他都無法避免悲慘結局。
Q:一個好奇的小問題,原本男主角是長頭髮,為何在這部片變成光頭?還有關於女主角從頭到尾著白衣的意象?以及關於片中的音樂,是否為東南亞音樂
?
A:男主角其實一開始就是光頭,那是他獨特的造型,但他當初為了拍《黑暗魔爪》在片中戴了假髮。在菲律賓的傳奇故事裡,有一個白衣女鬼,在人間不斷晃蕩,這個元素其實就是構思本片女主角的來源。其中的音樂,它其實並非菲律賓傳統樂器,它在殖民時代裡就有被使用,其中有一種象徵宗教裡面贖罪的概念,但回歸菲律賓現實,它並沒有在天主教裡特別被崇揚。
留言列表